上海理工大学怎么样知乎(上海理工大学怎么样)

导读大家好,阳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上海理工大学怎么样知乎,上海理工大学怎么样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上海理工大学以

大家好,阳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上海理工大学怎么样知乎,上海理工大学怎么样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上海理工大学以工科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术等学科协调发展,是上海市政府直属的应用研究型大学。2016年7月,学校成为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国防特色大学。

办学脉络源于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和1907年创办的德国医学工程学校。百年薪火代代相传,其独特的优秀办学传统培育了一大批爱国青年和有志之士,滋养了一大批学术精英、工程专家和社会领军人物,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十余万名优秀专业人才,享有中国制造业黄埔军校的美誉。

学校现有全日制学生24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7000余人,研究生7200余人。有17个学院,2个教学部(系),44个研究所(所),26个研究中心;现有本科专业5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3个,硕士学位类别8个,工程硕士学位领域18个。学科建设平台方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培育)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2个;人才培养平台方面,国家级专业3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工程教育实践中心4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1个,省部级平台51个。在科技创新平台方面,拥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2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专任教师167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640余人,博士生导师130余人,博士学位教师900余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8名(含双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0名;中组部千人计划16人,青年千人计划2人;教育部特聘教授、长江学者、讲师3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2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万人计划带头人1人;其他省部级优秀人才82名。

学校长期紧跟制造业发展,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长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同时,依托医疗器械和出版印刷两大领域深厚的行业基础,积极建设生物医学工程、数字通信等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急需的学科。随着工程教育的发展,并配合“中国制造2025”和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等国家和地方重大发展战略,学校设立ldquo太赫兹技术研究所、新能源技术研究所等尖端科技创新机构

2016年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三年来,学生获得世界思维奥林匹克大赛决赛冠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大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金奖、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等国内外奖项1000余项。获全国100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提名2篇。同时,作为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首批四个受理点之一,学校已培育项目130余个,成活率近85%。2013年,国内第一个纯地方专业通过德国工科专业权威认证ASIIN认证。2015年新增两个纯地方特色专业通过ASIIN认证。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七个专业通过了ASIIN国际认证。

学校大力提升科技竞争力,依托高峰高原学科建设,积极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近三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44项;获得国家科研项目230余项;ESI有40多篇高被引论文;已获得600多项发明专利。在2011年国家大学科技园评估中,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以全国第六名的成绩被评为A类(优秀);在2015年全国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评估中,学校技术转移有限公司以全国第21名、上海市第2名的成绩被评为优秀。学校具有军事科研资质,积极为国防建设服务。2014年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学校注重开放与协作,分别与杨浦区政府、上海电气集团、航天八院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上海电气设备研究所、上海电缆研究所、上海材料研究所、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上海工业锅炉研究所、上海电气集团中央研究院等共建了上海机械工业通用技术研究所、上海机械工业研究生院。与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共建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联盟;上海智能制造工程师学院与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共建。

学校是中国最早设立国际合作办学的高校之一,拥有中英国际和中德国际两所中外合作学校。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爱尔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共有1000多名留学生。学校大力引进国际创新资源和创新力量,积极参与国际科研合作,与英国精密测量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联合实验室,与亚琛工业大学共建中德环境岩土与地质工程研究中心,与美国是德科技公司共建上海理工大学是德科技国际联合实验室,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共建超级网络研究(中国)中心。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